[科教展台]校园植物码书制作学习活动
2023-10/总第331期
项目背景
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影响着师生的心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校园环境在学生情操的陶冶、兴趣的激发、和谐交往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学校一直重视良好校园环境的营造,并荣获“河北省绿色校园”称号。然而,师生在享受优美的环境、欣赏绚丽多彩的花草树木时,却对校园植物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的校园,激发大家热爱校园的情感,项目组为校园植物制作了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取植物详细信息的电子材料合集,简称“码书”。
项目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小程序识别植物,运用网络平台生成二维码;能使用办公软件制作植物介绍的演示文稿,并对码书进行编辑和排版。
过程与方法
自主完成项目策划书撰写、对项目进行口头说明、设计纸质借用单等系列任务;合理运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查询植物知识;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合,讨论内容的取舍和PPT展示形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拍摄资料的过程中,全面感受校园的美丽,提升对学校的自豪感,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生命的敬畏;通过查阅与植物相关的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诗词歌赋的魅力,以及现代音乐影视的精彩,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及跨学科学习能力。
项目对象
项目组由20名5年级学生组成。
项目过程
校园的植物花期较短且开花时间比较集中,项目组的活动时间为社团活动时间,每周只有2节课,时间紧任务重,故将20名学生分为4个小组,将校园以“田字格”形式划分为4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1个区域。
活动1.拍摄植物
学校的植被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前期积累素材阶段,需要将校园中的植物拍摄下来,并且标记出植物在校园中的具体位置。对于使用何种拍摄设备,组员一致认为手机、平板电脑优于相机,一是设备容易获得,二是方便标注植物位置,三是在“识别植物”阶段容易操作。
考虑到本项目耗时较长,且活动范围在校园内部,项目组决定借用学校平板教室的平板电脑。首先由教师与学校沟通,并让4个小组分别制作一份文本形式的“项目说明书”,各小组派代表进行项目介绍,在项目组内部进行评选,由胜出的小组向学校负责人进行汇报,最终获得了平板电脑的使用资格。
4个小组在各自划分到的校园区域内,分别寻找植物,进行多角度拍摄,留存素材,并标注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展示学生自主、自信的风采。
活动2.识别植物
本阶段需确定所拍摄的植物种类。项目组提出了多个想法:①向生物教师请教;②在网上植物花卉论坛发帖询问;③在网络上进行搜索。但在实践中发现,这几种方法的效率都比较低。
面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充当脚手架角色,建议学生合理利用微信小程序“形色识花”,只需扫描一张植物照片,小程序就可以自动识别植物,并给出一些简单的介绍,大大缩短了识别和鉴定植物的时间。最后,4个小组对资料进行整合,排除掉相同的植物,避免后期做重复工作。
设计意图:学生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优解,直观体验小程序提供的更为简洁、直观、快速的服务,使学生养成向科技寻求帮助的思维。
活动3.丰富内容
识别植物后,获得了植物的名称,项目组经过讨论,确定了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植物的习性、类别、花语,以及与植物相关的文学作品,包括文章、段落、语句等。
该项目参与了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线上交流活动
阅读排行榜
- 1STEAM+雾霾认知科教活动方案
- 2[科教展台]基于项目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STEAM校本课程——一盏多彩的灯
- 3[科教展台]农趣——农耕科学新体验
- 4[科教展台]“设计简易吸管飞机模型”活动方案
- 5[科教展台]叶趣——以叶为载体的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 6[科教展台]探秘银杏“假死”保护机制科技活动方案
- 7[科教展台]探究古陶技艺 传承非遗文化——安徽阜阳北照古陶探究与传承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 8[科教展台]走进水世界 探索水密码——科学观测评价水质体验活动
- 9揭秘食品添加剂,探究亚硝酸盐在食品中的危害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 10学做桥梁工程师 建座“家园小小桥”——宝山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校学生科技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