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科教展台]探秘中国筷

李 娟/重庆渝北实验小学

2023-07/总第328期

阅读数8

活动背景

筷子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融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对中小学生科学启蒙教育有重要意义。筷子起源于中国,传承了3 000多年,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哲学和礼仪等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关于筷子的起源存在争议,正是因为我们对筷子文化的忽视造成的,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开展以筷子为载体的科技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活动目标

科学观念

了解筷子中包含的简单机械杠杆、摩擦力原理、热力学原理,以及力的传递等科学知识。

科学思维

能根据筷子的释义、材质、功能等进行分类、归纳,学会利用不同材料根据现实需求创新设计并制作筷子,培养创造性思维。

探究实践

通过探究筷子中的科学原理和文化价值,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

对筷子探究有强烈的兴趣,具备团队合作意识,能通过手抄报等方式主动向同学传播筷子中的科学知识及传统文化价值。


活动创新点

利用中国筷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传统筷箸文化科普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对象

3—6年级学生,共1 852人。


活动1 筷子的相关知识调查

词解筷子

利用图书馆查阅《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大辞典》等工具书,以及网络查询等方式,初步认识筷、筷子,并从搜索到的资料中总结出筷子的发展历史:据推测,最早在三四千年前,筷子就已经出现;文献中筷子名称演变历程为:梜—櫡—筯—箸—快儿—筷子。

关于筷子种类、材质、功能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筷子,比如筷子的种类、使用地域、结构功能等知识,需从各个地方收集不同的筷子,并对收集到的筷子进行观察,对样式、尺寸、形态等特点进行汇总。①筷子的种类多。从材质上分,包括竹筷、木筷、金属筷、陶瓷筷等;从产地分,包括中国筷、日本筷、韩筷、越南筷等;从用途上分,包括纪念筷、结婚筷、食用筷、保健筷、工艺筷等。②筷子的种类不同,其结构、功能不同。比如,日本筷筷尖很尖,是为了方便夹出鱼刺;火锅筷很长,是为了避免烫手;出行旅游的筷子可拆卸,是为了方便携带等。③随着技术的发展,筷子越来越美观,有些筷子的设计还融合了高分子材料等现代先进技术。④筷子不仅具有搅拌、夹取食物(夹、串、刺、卷等)、粉碎食物、按摩穴位等功能,还具有观赏、收藏、祝福等功能。


活动2 探究筷子里的科学

本活动结合湘教版《科学》5年级上册第2单元“简单机械”、第2课“他能撬动地球吗”中的杠杆原理对筷子进行分析,并画出筷子的受力分析图。

探究筷子里的力学原理

筷子的杠杆原理 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体会筷子的受力,并结合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原理,找出筷子使用过程中的杠杆原理,寻找支点、阻力点、动力点,并画出图形,判断筷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结论:支点在虎口处,动力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阻力点在夹取食物的位置,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为动力臂,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为阻力臂。由图2可知,筷子杠杆中,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动力大于阻力,为费力杠杆。筷子本身的重量(质量)通常比目标物体重得多,将筷子的重心尽量靠近支点时,较为省力。

筷子工作时力的传递作用 用筷子夹取食物,探寻筷子在夹取食物时受到的力及筷子中力的传递作用,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图3)。夹取食物时施加给筷子的力F1、F2,通过杠杆(筷柄与筷尖组成的简单机械)传递给筷尖,作用于食物,分别为F1'、F2',筷尖通过传递的力,利用食物与筷子之间的摩擦力夹起食物。

该项目参与了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线上交流活动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