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发挥场馆资源优势 推动馆校协同育人——天津科技馆研学活动设计思路

文_韩晋江/天津科学技术馆

2024-03/总第336期

阅读数1

在科学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实操性的各类科普研学活动,让广大青少年通过实地参观践学,改变以往重知识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的学习模式,更好地达到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全社会对研学活动需求量的持续提升,为科技场馆带来了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在中小学教育方面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研学这种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的形式,成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双减”政策的出台,更让科普研学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目光。国家各有关部门持续出台关于研学的政策文件,各地积极响应,研学行业蓬勃兴起。科普研学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不仅能让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激发科学兴趣,有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储备人才。

研学旅行大体分为国防军事类、科普教育类、文化遗址类、科研机构类、文博院馆类、古村古镇类、民族艺术类、红色旅游类、综合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10种类型,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科普教育类,占比达30.63%[1]。由此看出,科普研学需求持续释放,将科普场馆打造成研学基地的态势逐渐凸显,其中尤以科技馆表现得最为活跃。

科技场馆具备展品资源丰富、团队力量专业、科教活动经验丰富等优势,以展教活动为基础,结合自身优势与外部资源,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研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成为热门的研学目的地,为科普场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充分发挥科技场馆阵地作用,全方位开展研学活动

天津科技馆立足自身资源,倾力打造多样化研学活动,将优质研学教育资源普惠广大青少年,探索建立多元、多维、多方的研学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场馆资源为依托、馆内外研学相结合的科普研学模式。

基于科普展项资源优势,打造场馆沉浸式研学

天津科技馆在展展品350余件,丰富的展项资源与氛围布局为打造沉浸式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具有的科学性、互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在组织学生在科技馆开展思考与探索教育教学活动时,能让学生获得不同于学校课堂的收获。一方面,在活动中注重聚焦科技热点,结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将馆内不同学科内容的展品进行综合开发,打造成不同学科主题的研学活动,更加突出实践性与探究性,使参与活动的青少年通过实践操作与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以及在国家最新科技成果中的实际运用成果,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在活动中注重对标课程标准,将科技馆的展项资源与课内知识密切结合,打造以探究为核心的精品研学课程,激发探究欲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家潜质。

天津科技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jpg

天津科技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

基于科普教育基地带动优势,打造多元场景研学

近年来,天津科技馆通过与高校、院所、企业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开发优质研学路线,为广大青少年搭建形式多样的科普学习探索平台,促进了科研与科普的有机结合,让青少年亲身体验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氛围与科研成果,实现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与科学精神培育相融互通。科技馆开设高校主题研学,组织营员走进高校,参观高校实验室、校史馆、大科学装置等高等院校特有的科技资源,带领青少年领悟科学精神,感受科学家精神;开设基地主题研学,对接不同领域科普基地,为青少年量身订制研学路线与实践活动,带领青少年近距离了解最新科技成果,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科技。

基于品牌活动优势,打造高质量研学精品

天津科技馆从开馆时期就一直举办各类天文科普活动,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天文科普已成为天津科技馆的一张科普名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天津科技馆充分发挥天文科普的品牌优势,汇集专家、设备、课程等相关天文资源,邀请知名专家担任研学导师,扩大活动实施的地域范围,组织学生到贵州、内蒙古等地开展天文专题研学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然资源,设置知识讲座、星空贯彻、民俗体验等内容,提升研学品质,打造出了一条天文主题研学精品路线。


推动多方协同联动,促进实现研学活动健康发展

研学作为新时代育人方式,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全国中小学校2019年研学活动人数480万人次,2021年达494万人次,超过了疫情前的人数,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达到历史新高[2]。面对快速发展的情况,研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研而不游、游而不学、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等问题,迫切需要各相关领域积极联动,着力从研学实践课程、专业人才队伍、阵地建设及体系建设上下功夫,促进研学实践的科学健康发展。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