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中国科技教育史话]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开拓者创吴氏函数 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百年诞辰

文_王渝生

2023-12/总第333期

阅读数0

202312wys1-1.jpg

吴全德(1923.12.12—2005.12.29)

吴全德(1923.12.12—2005.12.29),浙江黄岩人,电子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光电阴极理论研究的开拓者,研究领域主要在光电阴极、含超微粒子薄膜及薄膜的成核和生成等方面。

1923年12月12日,吴全德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台州市黄岩区)。父亲吴甘霖,在城郊开设小酒店,母亲从事家务劳动。父母教育他要认真读书,诚实守信,做个好人。

1931年,吴全德入黄岩县樊川小学,1933年转入位于临海县海门区(今台州市椒江区)的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附属小学。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202312wys1-2.jpg

吴全德题词

1933年小学毕业,吴全德顺利升入浙江省立台州中学初中部。后为避日机轰炸,初中部4个班级200余学生迁入灵石书院。吴全德同陈芳允等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杰出学子皆于此时就读于灵石书院。灵石书院是一处读书圣地、世外桃源,当时有对联曰:“晋朝香樟宋代白莲,湖光山色秋去冬来,犹守滟滟灵水;千年古寺百载书院,晨钟暮鼓春诵夏弦,尽闻朗朗书声。”

1938年,吴全德进入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1939年转入黄岩县中学(今黄岩中学),1943年春高中毕业。他中学学习成绩优异,可以保送上大学,但年轻的吴全德一心想学好本领,科学救国,结果填报和考取了远在云南昆明的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

1943年9月,经过2个多月的跋山涉水,吴全德赶到了昆明,走进了西南联大的校门。

202312wys1-3.jpg

吴全德指导青年学生

1945年,在轰轰烈烈的“一二·一”运动中,吴全德积极参加,曾以“黄岩中学校友会”和“黄岩同乡会”等名义,集体参加学生运动。

1946年9月,吴全德随清华大学回到北平(今北京)继续学习,在清华园的牌坊前举行了抗战胜利后的返校仪式。

1947年,吴全德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留校任物理系助教,协助孟昭英教授筹建电子学实验室。

1952年,院系调整,吴全德调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在电子学组任教。

202312wys1-4a.jpg202312wys1-4b.jpg

吴全德著述书影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缴获了敌军的一种秘密武器,却不知其用途,中央军委将它送到北大。北大指派吴全德进行研究,才知它是红外线夜视镜,在夜间能瞄准人体。吴全德不但破解了这种秘密武器,而且自己制造出同样的武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吴全德任电子学教研室代主任;同年加入九三学社。

1955年,任电子物理教研室主任的吴全德,开始进行电子光学方面的研究。1958年,该室研究红外变像管。

1959年,北京大学建立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物理专业被划归到该系,吴全德也转到该系继续任原职。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