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历史上的丝路科技]速递急情说烽烟

文_陈 巍

2023-11/总第332期

阅读数0

西周的亡国之君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人知,该故事始见于司马迁《史记》,提到周幽王时设有“烽燧”,如有外敌入侵则点燃烽火,周边诸侯闻讯即速来救援。这则故事随着近年来战国竹简等新史料的问世而遭到质疑,周幽王很可能并没有把军国大事当作儿戏,不过西汉的司马迁把这则故事收入《史记》,表明以烽燧传递信息的制度在当时早已深入人心。

驿道上接力飞驰的骏马传递信息最快可达每天五六百里,而烽烟传递信息则更快速、直观。另一方面,烽烟所能表达的信息量又很受限制,为保证其效率,必须严格限制其使用“频带”以减少干扰,因此它往往被规定用来传递国家最重大、最紧急的事项,即军事警戒。“烽烟”“烽火”“狼烟”的接受者并未亲临战场,但警讯仍使人陷入危急氛围,这些词也就都成为战争的代称。

从科技原理角度,古代的烽烟以光速远距离传递视觉信息,和旗语、信号灯等并列为光通信的滥觞,而烽燧体系又是中继联盟的古代形式。这一技术并不仅出现在古代中国,在其他文明中也存在。


中国的烽燧信号传递体系

中国烽燧制度的形成很可能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疆域观念和战争形式的演化有关。战国时期各国相继筑起长城,烽燧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里说魏国、赵国都有烽火预警制度,《墨子》则更全面地提到“昼则举烽,夜则举火”,但这时的烽燧遗址却不多见。秦统一后,把战国长城进行整合,烽火系统也得到沿袭。根据考古发现,陕西榆林及甘肃固阳等地的秦长城防御体系中都包含烽火台等单体建筑,其间隔多在1千米左右。

汉代的长城体系更为严密,传世和简牍文献中的烽燧信息也更丰富。特别是为防备北面匈奴入侵,汉朝在从今天甘肃到朝鲜半岛漫长边境上建设长城,在关隘之间,“五里一燧”。实际上可能更密集到每隔二三里即有一燧,在长城以外的前沿地带还设置塞外燧,每燧有士兵几人到百人不等。西汉前期汉朝与匈奴关系紧张,边境不同地方的军情可通过几条烽火传递路线分别抵达朝廷中枢。

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进退自如、行踪飘忽,对汉朝预警体系的反应灵敏性和准确性都提出了很高要求。从出土汉简留存的日常记录,可以大致了解汉代烽燧信息传递的实际运作情况。

克孜尔哈烽燧遗址.jpg

克孜尔哈烽燧遗址

士兵用来传递信号的工具主要包括以外形为标志的烽、表和可点燃的苣、积薪。烽是笼状的草编或外面盖布的木架子,表是旗帜,白天可根据敌情举起数目、尺寸不同的烽和表。苣用芦苇扎成,分大、中、小不同等级,主要在夜间根据敌情以不同数目、方式、持续时间点燃。积薪是长宽均可达2米、高约1米的大堆柴草,可产生猛烈的火光和浓烟,昼夜均可点燃。由于苣和积薪是易燃消耗品,烽燧要按安全规章保证其存量。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