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中国科技教育史话]新中国地质探矿开拓者 呕心沥血 矢志不渝 新中国勘探工程奠基人 功勋卓著 业绩辉煌

文_王渝生

2023-03/总第324期

阅读数0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1923.3.11—2014.11.19)出生在北京一个教师家庭,父亲刘恩铎任教于著名的华文学校,母亲张琏是贤妻良母。1931年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满腔悲愤的刘恩铎对他的五个子女说:“勿忘国耻,精忠报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国家积贫积弱,必然要受外人欺负,而国家富强,唯有走科学救国之路,因此你们一定要学些实用的知识,用功再用功!”

202303wys1-1.jpg

刘广志(1923.3.11—2014.11.19)

父亲的话对当时年幼的刘广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成为其终身恪守的准则。他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12岁考入孔德学校读初中,后又考入著名的北京四中读高中。高中毕业,他即与同学结伴,逃离日军占领的北平,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读书,时年19岁。

202303wys1-2.jpg

刘广志、刘菊英夫妇全家福(1999年)

大学生活开始后不久,刘广志因参加学潮被捕。被营救后为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迫害,转学到地处陕西汉中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就读。他的理想是做一名飞行员,但因贫困,无法续读航空系,被迫转入矿冶系。“不能上天就入地”,自此他立下了探寻地下宝藏的志向。

抗战胜利后,刘广志跟随学校迁返天津,于1947年6月从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他联络7位同学“重走张骞路,直奔玉门关”,到玉门油田做了近3年的工程实习员,埋头于第一线苦练基本功,为他后来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年,刘广志赴甘肃玉门参加钻探和采油工作,任实习工程师,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玉门油矿钻井工程师。

1949年1月,刘广志因业绩优秀,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批准,获赴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进修资格。在办理出国手续时,为迎接北平和平解放,他放弃了出国研修深造的机会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同年4月29日,受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指令,刘广志被派到地质调查所负责筹备新中国的地质钻探事业,并担任中国地质计划委员会勘探局钻探工程师。他带领钻探队伍,在北京门头沟区耿王坟工地竖起了中国地质部门解放后的第一座钻塔,于10月1日前完成了钻孔500米的计划工作目标,以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献礼。

202303wys1-3.jpg

刘广志(右二)在隧道施工现场

1954年,刘广志任教于长春地质学院。1958年,任职于地质部勘探技术研究所。

俗话说“入地难,难于上青天”。进入20世纪60年代,钻探工程施工出现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的局面,刘广志大胆提出开展金刚石钻探是扭转钻探事业被动局面的有效方法。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