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STEM教育与科技教育] STEM教育的应用范畴(十)

向世清

2021-10/总第307期

阅读数9

紧接前一讲,在记忆和理解的思维层次之上,我们继续沿着布鲁姆认知思维六层次论(图1),也就是前述所给出的“深度学习”的纵向坐标轴,阐述STEM教育与深度学习的内在一致关系。

202108XSQ1-1.jpg

图1 改进后的布鲁姆认知思维六层次论图示


当思维层次进入应用阶段时,学生的学习才开始真正进入该所学知识点的内涵理解的检验阶段。如果真的有所理解,则所学的知识点就开始进入“知道用在哪里”和“可能怎么用”的范畴,然后才开始超越“只知道其什么含义”的层次。不过,大家注意看图1,在思维六层次论中,“Applying”(应用)的本义是“将所学的知识(甚至只能称之为信息)点复现用于一个相似的场景中”,所以应用也就可以分为不同的能级和深度。最简单的应用通常只是该知识点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式的最简单重复性“复验”使用,而且只是虚拟概念式的复现检验,没有结合实际真实问题的解决;而高能级的应用则一定包含有关这一点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结合,然后更为综合复杂地解决有关高难度问题的要求,且通常是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如果只停留在最简单的能级附近,则应用所达成的层次自然就很初级(很遗憾的是,我们的应试教育中的绝大多数习题,姑且称之为应用题,都是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简单而直接,并没有脱离帮助简单理解含义和重复性记忆概念的这样一个层次。这样的应用题即便很复杂,通常也只是在应试技巧方面让题目增多了“陷阱性的故意障碍设置”,我们称之为“题目中的坑”。这样的习题做得再多,思维层次也不会有很大的提升。况且,会对付“坑”,只代表“会考试”,而不是“会学习”,时间长了,还带来应试性的习惯僵化和固化,对今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习惯有很不好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应用过程最终带来的结果仍然很可能停留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量地只做这样的应用,会进一步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以后掌握知识的整个“套路”就被培养偏了。所以,简单的应用最多只能算作知识学习的中级层次,是不太够得着高阶思维层次的(说到这里,您还以为应试教育中的“刷题”很有意义么?笑)。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