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迁徙中的鸟类是怎样“看见”地磁场的?

文_飞 雪

2017-06/总第255期

阅读数17

本栏目文章转自果壳网(www.guokr.com),由果壳网和作者授权转载。

 

 

鸟类的迁徙,在令人惊叹之余,也让科学家们迷惑不已:迁徙路径那么长,鸟类却能准确到达目的地,它们是如何在茫茫天地间确定自己飞行方向的呢?历史上,地貌说、记忆说、磁场说等各种解释鸟类定向迁移的假说层出不穷。随着越来越多的观察和实验,前两种假说逐渐让位于磁场说。那么,新的问题产生了:鸟类是如何感受地球的磁场,从而决定飞行方向的呢?毕竟,地球磁场的强度,只有一台电冰箱所产生磁场的两万分之一。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出乎意料的理论浮现在人们面前:鸟类,这类在地球上飞行了数千万年的恐龙后裔,居然通过量子层面的电子行为直接“看见”地球的磁场。量子纠缠态——爱因斯坦口中的“鬼魅似的远距作用”——正是鸟类能够回家的秘密。之所以能够“看见”量子纠缠,是因为鸟类具有一类精妙的感光蛋白——这类蛋白最初是在植物中被发现的。201412月,德国科学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他们发现鸟类之所以能够感知磁力,正是这种感光蛋白的核心辅酶的功劳。他们在《实验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2篇论文,指出在感光蛋白磁力导航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分子,是一种维生素B2的衍生物。

 

鸟类迁徙、植物蛋白、地球磁场、量子物理,这4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学科名词,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前沿的故事。


image001.jpg

欧亚鸲(Erithacus rubecula)又叫知更鸟,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大陆,其迁徙和定向的机制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图片来源:Wiki Commons/Francis Franklin 


感受蓝光的蛋白

 

早在达尔文时代,人们就注意到了植物会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在短波长的蓝紫光甚至紫外光下,植物生长的高度受到显著的抑制——这也就是高山植物大多长得矮小的原因之一。然而,植物感受蓝光的感受物质,也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蓝光受体,直到20世纪末才真正确定。1993年,科学家们从常用的实验植物拟南芥中,第一次获得了编码蓝光受体的基因。被发现的蓝光受体被命名为隐花色素。隐花色素,或者称为CRY蛋白,的确参与了植物一系列需要感受短波长光的生理活动。然而仅仅在2年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在人类体内同样存在编码CRY蛋白的基因。随后,在果蝇、小鼠等动物体内也相继发现了隐花色素基因。人们最终意识到,CRY蛋白是一类广布于真核细胞生物的光受体蛋白。当然,鸟类也不例外。

 

在动物中,CRY蛋白主要集中于神经组织,尤其是与感光相关的组织细胞中。视网膜是CRY蛋白表达最为强烈的组织之一。显然,它在动物体内也参与到受光调控的生理活动之中。而鸟类迁徙和定向,则很早之前就被观察到与光相关:在白天,鸟类的飞行具有很强的定向性,而在夜间则更容易迷失方向。传统的地磁感知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2000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克劳斯·舒特恩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那就是CRY蛋白参与了鸟类对地磁场的感应。

 

光、量子物理和地球磁场

 

CRY蛋白之所以能够感受光,是因为它的内部结合有一个黄素二核苷酸(FAD)分子。FAD在感受光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分子和包裹它的氨基酸侧链构成了一个精巧的光反应中心。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还无法和地球磁场建立联系。神秘的量子效应在此时出其不意地成为了事情的关键。我们知道,占据同一个轨道的1对电子,它们的自旋方向总是相反的——这是量子物理学的基础之一“泡利不相容原理”所决定的。然而当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而“出逃”之后,这种限制消失了——在通常情况下,外界的各种随机因素都会影响激发电子的自旋状态,从而破坏“成对必反”这一规则。而在CRY蛋白之中,这2个成对电子在激发之后仍然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种“纠缠”的状态,这足够长的时间给了地球磁场以机会。当地球磁场以特定角度作用于这对电子时,可以改变它们自旋的状态,从而影响电子重新回到基态轨道所需要的时间,而这同时也影响了CRY蛋白引发下游反应的时间。  

 

因此,当平行的地磁场穿过弧面的视网膜时,位于视网膜不同位置的CRY蛋白,所接收到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由此造成视网膜不同区域CRY蛋白活性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对光的感知。这种感光差异不仅显示出了朝向的不同,同时还能反应所处的纬度位置——因为不同纬度下地磁场和地平面的夹角不同。所以从鸟儿们的视角看,它们的视野中不但包括了所看到的景物,还用明暗标示出了朝向和纬度信息。可以说,这是鸟儿们眼睛内自带的一套“头戴显示系统”。由于FAD受光激发后,本质上形成了1对含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因此这一理论也被称为“自由基对”模型。


image009.jpg

在鸟类视角中,不同方位的眼中景象或许是这样的(图片来源:uiuc.edu)


仍在前行

 

事实上,在上世纪70年代,当舒特恩第一次用自由基对理论解释鸟类感受磁场机制的时候,该理论一度受到轻视甚至嘲讽——因为没人相信鸟类的眼睛能够具有如此精巧的地磁感受系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都在支持这一模型。例如人们发现,当向鸟类发射极为微弱,但频率恰好可以影响电子自旋方向的电磁波时,鸟类的导航机能就被破坏——这一非强度决定型的现象是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此外,这一模型还发现,当磁场强度在和地磁强度接近(约1高斯左右)的环境下,这种地磁可视性的效应最为明显;而当磁场强度过大时,这种效应反而会被削弱——这可以解释鸟类对微弱磁场感受的敏感性。  

 

目前,自由基对模型是解释鸟类迁徙定向机制的热门理论之一。

 

在之前的研究中人们发现,FAD从基态向激发态和激发态向还原态的转化都需要短波长光的参与。然而这两步对光的需求不同——前一过程需要波长更短的蓝光和紫外光,而后一过程还能靠波长更长的绿光实现。因此用不同波长的光刺激鸟类,可以产生处于不同状态的FAD。而为了检测有活性的CRY蛋白,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专门结合构象改变后CRY蛋白的抗体。

 

家鸡接受白光照射后被转移到不同波长光中,科学家在它们的视网膜中都检测到了活性CRY蛋白的产生。然而,如果先将鸡放置在黑暗中,然后再转移到不同波长光中时,科学家们发现经过绿色光照射的鸡视网膜内活性的CRY蛋白消失了。此外,如果将经过白光照射的鸡长时间放在绿光中,视网膜内活性的CRY蛋白会逐渐减少以至于消失。

 

随后,科学家们又考察了欧亚鸲在不同光照情况下的定向能力。和家鸡中的结果类似,经过黑暗环境后放置在绿光下的欧亚鸲失去了定向能力,而白光照射后转移到绿光下的欧亚鸲在开始时能够确定方向,但随着绿色照射时间的延长,这种定向性也逐渐消失。

 

当然,上面的这些工作,仅仅是了解鸟类感受地球磁场机制的进步之一。自由基对模型本身,就如同科学上任何发现和进展一样,依然在探索中不断前行,继续发现和回答着新的问题和质疑。要完全解释鸟类迁徙和定向这一现象,长路依旧漫漫。■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请去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官网后登录继续阅读
您也可以 | 已有0人付费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