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中国科技教育史话]叶笃正

王渝生

2016-06/总第243期

阅读数1
   

中国现代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奠基人 坐看风云七十载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高瞻远瞩开拓者 笑揽时空耄耋年

  今年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1916.2.21—2013.10.16)诞辰100周年,叶笃正出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之家,祖籍安徽省安庆市。叶家一门十数代,自第4代叶华考中了进士,其后叶家13代人中,有93人考取了功名或曾出仕。20世纪之后又开花散叶,结出新芽。其中叶笃正兄弟数人最为知名——三哥叶笃义,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五哥叶笃庄,农业史专家,《物种起源》、《达尔文全集》译者;六哥叶笃廉,曾任中央党校理论部副主任;叶笃正排行老七,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

  1916年,叶笃正出生那年,中国有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气象记录。1930年,叶笃正考入了天津南开中学。1934年,在“华北之大却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年代,叶笃正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即将中学毕业时差点儿被学校开除。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刚刚考入清华大学的叶笃正很快参加了这场革命。在学长钱三强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专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叶笃正随校南下,在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继续学业,1940年毕业,并考入当时已内迁的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师从名师王淦昌,在贵州从事大气电学研究。1943年,获浙大理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叶笃正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5年初,叶笃正被国民政府选送去美国留学。1948年,叶笃正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师从世界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罗斯贝,做研究工作。其间,叶笃正发表重要论文10多篇,博士论文《关于大气能量频散传播》中提出大气运动的“长波能量频散理论”,被誉为动力气象学的三大经典理论之一,而叶笃正则成为以罗斯贝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1949年,在美国《气象杂志》上,叶笃正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意义重大的学术论文《大气中的能量频散》,该文章被公认为动力气象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身在异乡的叶笃正当时义无反顾地作出了回国的选择。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罗斯贝被说动了。

  1950年10月,在罗斯贝的帮助下,在新中国正在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冯慧辗转回到了中国。回国后,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当初只有十几个人的科研小组,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发展成现在国际知名的大气科学研究所。

  1957年,叶笃正开创性地研究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在国际气象学界引起极大关注。

  1958年,叶笃正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主任。

  1966年“文革”爆发,叶笃正被视为“资产阶级科学”的倡导者受到批判和关押。1969年被放了出来,去打扫厕所,然后在食堂的厨房工作。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叶笃正恢复了在中科院从事气象学研究的工作。

  1978年,叶笃正被任命为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在“文革”刚刚结束、科研工作百废待兴的状况下,他提出关于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战略设想,为大气所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79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常委。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八五”期间,叶笃正作为气象学界首席代表,担负起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的“中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

  1981年,叶笃正被选为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被授予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1990年被授予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1987年,叶笃正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被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任命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

  1995年,叶笃正荣获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2004年,叶笃正荣获了有“气象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气象组织奖,200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被授予“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10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第27895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叶笃正星”。2011年获首届创新方法成就奖。

叶笃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叶笃正早期从事大气环流和长波动力学研究,提出长波能量频散理论;20世纪50年代,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热源的见解,由此开拓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研究和青藏高原气象学;提出北半球大气环流季节性突变并引发一系列研究;60年代对大气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理论研究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后期,从事地-气关系和倡导全球变化研究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叶笃正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大力推动了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

  叶笃正发表论文145篇,专著12部,其中被SCI核心刊物收录18篇,共被引用520次;国内论著136篇被引用743次。他的代表性著作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1958),《大气运动中的适应问题》(1961),《青藏高原气象学》(1979)等。

 叶笃正不仅在学术领域成为佼佼者,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等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接受过他的指导。

  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叶笃正说:“我喜欢敢于和我对话的学生。他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敢和我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我的学生超过我,我才有成功的感受。”

  叶笃正的高足曾庆存院士这样缅怀他的导师:“先生的学术思想、为学之道和人品,深深影响着我们,以及后代的学人。其精髓就是将普适性的科学理论和有具体特色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既掌握科学真理,又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服务。”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评论道:“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笃正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2016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之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办了“纪念叶笃正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思想研讨会”,追忆了他认真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作风、宽广的胸怀,以及对于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贡献。5月8日,国家邮政局还发行了叶笃正纪念邮票。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