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中国科技教育史话]历经沧桑百载 跨越世纪征程 我国空间技术创始人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文_王渝生

2024-01/总第334期

阅读数1

202401wys1-1.jpg

王希季(1921.7.26出生于云南昆明)

1999年9月18日,新中国诞生50周年前夕,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授勋仪式。20多年过去了,在世的“两弹一星”元勋还有3位:最长寿的103岁的王希季、95岁的孙家栋和周光召。

王希季(1921.7.26出生),昆明生人,祖籍云南大理,商人家庭出身,在兄弟7人中排行老三。王希季读中学时喜欢打球,还参加过戏剧社,演过街头剧。王希季的父亲希望他学门手艺,于是他便进了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原云南工学院前身之一)。

大概读了1年,王希季去参加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1942年毕业。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王希季进了一家兵工厂。几年兵工厂生活,让他看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太落后。于是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王希季于1947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

202401wys1-2.jpg

王希季画像

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

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但他考虑到自己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祖国解放了,自然应该回国效力。于是,在1950年春天,他踏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商船回国。王希季回国后,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交通大学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202401wys1-3.jpg

王希季从美国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返回中国(1950年)

1958年10月,王希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党旗下庄严承诺,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献给祖国。1958年11月,王希季被上级安排到一个秘密单位报到。去了之后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是个当时保密非常严格的单位。把卫星送上天,这和在火力发电厂发电,可以说是完全两个不同的领域。

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很多数据都是靠人力计算出来的。

202401wys1-4.jpg

王希季在工作现场

在王希季的主持下,半年后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研制、总装完毕。经历了第一次的发射失败,王希季总结经验后再次上阵,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第二枚T-7M发射试验成功。这次成功,是中国自行发展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实践意义的成果。

T-7M的飞行高度是8千米,半年后T-7研制出来,飞行高度60千米,再之后就是T-7A,飞行高度130多千米。T-7A之后,探空火箭已经发展到飞行高度320千米。

202401wys1-5.jpg

王希季(右一)指导“实践五号”卫星研制工作

这以后,王希季又带领助手相继研制成功了“和平2号”“和平6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T-TA(S1)、T-TA(S2)生物试验火箭,将大白鼠和小狗豹豹、珊珊先后送上蓝天,又安然无恙地返回地面,让中国在宇宙生物领域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