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推动航天科普活动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文_文 波 王 韬/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21-07/总第304期

阅读数4

202107JZ1-1.jpg

四川省成都华西中学·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一校双名,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校。学校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建校113年来,培育了著名学者罗念生,两院院士朱清时、陈霖、邱蔚六,经济学家吴敬琏,前国家足球队长马明宇、朱平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202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优秀基地校”,学校创新实验室荣获共青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称号,学校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航天课程及活动的设计和开展

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迸发出磅礴的力量,强烈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基础教育阶段下的素质教育必须主动担当,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为此,学校把航天科普活动作为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项目,以航天科普教育全面带动学校创新教育的发展。

校本航天课程设计

基于青少年学生航天科普教育的培养需求,学校开发了航天课程“我要做太空实验——青少年太空科学实验方案设计基础、意识、技巧及案例”。课程以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团队意识、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为目标,集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经典航天故事、航天科技基础知识、航天科学实验内容于一体,解决了中学缺教材、缺读本的现实难题,使学校的航天科普教育向系统化、常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使青少年能自然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生发出来源于自身学习、生活、见识的科学实验项目。课程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激发梦想、增强动手探究能力的育人理念,使航天科普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校本教材内容设计

该校本教材注重爱国精神培养,以人类命运与航天休戚与共的关系,吸引和引导学生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并通过我国航天事业孕育的“两弹一星精神”“航天传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探月精神”五大精神,引导学生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将航天精神种入青少年心田,让平凡变得伟大。

该教材重视兴趣培养,化繁为简让学生在了解飞行器、太空实验环境、航天员系统等航天基础知识过程中,引入众多航天秘闻掌故,使广大师生对航天科技产生兴趣。

该校本教材设计知识面宽,提供大量案例供学生学习借鉴,涵盖了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电子、工程、环境、地球科学等分类。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以点带面、重点突破,解决了广大学生因渠道和参考资料匮乏、对以往优秀实验的了解不够而造成的知识体系碎片化的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融合中学各科知识,掌握太空科学实验设计的技巧和方法,且能成功规避低价值和类同的无效创意设计,使创新成为可能,使青少年能设计、撰写出优秀的太空实验方案,能力大大提升。

学校航天课程的实施

首先,学校成立了航天科普社团,选拔出对航天科技有浓厚兴趣的骨干学生。其次,学校依托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宇航学会组织开展的航天科技培训、讲座、研讨活动,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航天科技课程业务能力。学校还聘请了专职教师专任航天科普教师,加强学校青少年航天科技素质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作息情况,学校重点组织航天社团学生深度学习和掌握学校航天校本教材内容,助其“织太空梦想,奏时代乐章,书人生华章”。  


航天科普教育的经验与成果

明确目标,系统规划

学校将航天科普教育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在思想认识、课程规划、资源配置、人力财力、学生发展上认识统一,积极投入,打造基础创新中心,为青少年航天活动提档升级,集中全校的力量与智慧投入航天特色教育,并将学校活动与学生的生源规划紧密结合,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校际联动,师生联动

为保证航天校本教材质量,在编写时采用校际联动策略,与“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优秀基地校”富顺第二中学校合作编写。为夯实航天科普基础,在培训上采用师生联动策略,既培训学生,也培训教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2020年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教师网上交流活动、2021年在南京举办的中国航天大会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论坛暨校长论坛、2021年在海南文昌举行的航天科技志愿者暨教师培训活动等。学校也邀请到知名航天科普专家钱航博士到校作航天科普讲座。

全员科普,在普及中注重提高

学校的科普教育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在校内广泛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航天科普教育竞赛活动等,多层次开展学生航天科普教育特色活动和主题活动,让航天科普在校园深深扎根。在此基础上,也将优秀学生纳入航天科普社团进行强化培训,使航天科普活动群众基础广泛,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活动加比赛,激发学生潜力

活动培养兴趣,比赛激发潜力。学校开展校内科普讲座、航空航天创意绘画活动、航天专家入校讲座等航天科普教育特色活动和主题活动。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紧密关注国家航天活动内容,并选拔优秀学生进行青少年航天科技赛事活动,将学生的奇思妙想从地面拓域到九天之上。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科协、国家航天局、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主办的相关航天科普赛事活动,如在2018—2019年度的“空间站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成为中国空间站进行青少年太空实验的备选方案之一;在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中,学校有2个方案进入决赛(全国中学校总计有13个方案),国家航天局已联合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进行网络宣传和投票,将从中遴选出2个探测器搭载实施太空科普试验的方案设计。青少年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饱含聪明才智的奇思妙想绚丽化身为一个个“顺风耳”“千里眼”“炼丹炉”“蟠桃树”“人造月亮”“琼汁玉液”,蓄势笃行欲放飞天宇,传承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或将在这些青少年创新实践中再次璀璨成真。

学校取得的优秀成果与坚持发展航天特色素质教育的意志相辅相成,合力共赢推进学校航天科普工作的发展不断迈向更新更高的空间与平台。在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论坛暨校长论坛中,文波校长受邀作了“厚积薄发,课程推动”的主题报告,向参会学校分享了学校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工作经验,标志着学校的航天科普教育进入全国顶级中学行列。


结束语

嫦娥五号九天云外揽月回、天问一号踏足火星、中国空间站遨游浩瀚星空飞天逐梦,中国航天接踵取得的成绩激励国人,令世界瞩目。中国的航天事业需要更多新鲜力量,学校的创新教育需要有力的抓手。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感航天科普教育活动既能深化学校的创新教育,也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举两得。当前,国家和民间热烈开展的航天活动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度、普及度、亲和力,学生拥有广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我们将继续坚持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活动,为学生点亮一盏航天特色的人生航标,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