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观察]教育薄弱地区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思考与建议——以村级中心小学为例

陈 丹/福建省福安市松罗中心小学

2021-06/总第303期

阅读数9

2019年初,国家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乡镇、农村等教育薄弱地区受经济、师资、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科技教育明显滞后,农村科技教育将会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块薄弱短板。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如何提升近半数以上教育薄弱地区未来人才的创新实力,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基于从事山区科技教育近20年的工作经历,以所在村中心小学为例谈几点思考与建议。


逢天时,谋定而后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宣告我们科技工作者有为有位的时代来临了。新的发展阶段赋予了科技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新的机遇,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时机,迎难而上,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占地利,盘资源活用

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有效实施必然需要构建一个连接学习与科技的环境场,让场域成为科技创新思维火花的生发地。该场域由虚拟文化的校园文化场,实体物化的科技体验场,强化心理的评价导向场等共同构成[1]。

●  校园文化打造 校园文化集中承载了学校精神文化内核,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基础场域,笔者所在学校结合乡土特色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建设,先后打造了闽东电机科技发展长廊、科学家故事墙、农作物探秘角和科普阅读乐园等文化场。徜徉校园,墙面会说科学的故事,角落能激发科学探寻的兴趣,低头驻足或是抬头仰望“处处皆科学,时时可探究”,科技理念与人文思维交相辉映,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时空。

●  校园基地建造 科学源于实践,实践基地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键场域。学校地处乡村,依山傍水,四季农田环绕,学校坚守科教基地建设的“土味”与“童味”,充分用好这些天然资源:以承租农田的方式建设晚熟葡萄种植园;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以共建形式建立两季水稻种植区;在教学楼顶开辟智能化管理蔬菜种植园;在操场边整理出一块寄宿生实践劳动区;把后山的小树林纳入高山植物群落观测圈⋯⋯引领乡村学生静心聆听田野的欢声,亲手触摸作物的笑颜,让科学探究真实地发生,让创新思维真正拔节孕穗。

●  校园评价营造 良好的评价能引领学生成长的正确方向,青少年科学素养评价能为学校科技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强化场域。学校为科技专项打造了葡萄、水稻、植物观测、电机制造等徽章,设定新手、能手、达人、专家等级进阶制度,年末从中再选拔“校园小小科学家”,紧张有趣的争章评价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生动可爱的徽章见证了乡村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知过程。评价不仅关注乡村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思维变化,更强调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的养成,强调敬畏自然生命、热爱现实生活的情感培养。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