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赋能教师:博物馆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鲍贤清 汤婉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2021-04/总第301期

阅读数6

联通校内校外,把博物馆作为校外课堂是美好的教育图景。特别是在当前探索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教学的背景下,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资源。但要让博物馆和学校建立有效的连接并非易事。博物馆对中小学教育的理解,教育项目的策划设计,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保障,学校管理者对博物馆的认知,学校所处地区的博物馆资源丰富程度、交通是否便利等因素都会影响馆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可能性和成效。随着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出台,学校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成为必然。而进入博物馆之后,下一步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到此一游”模式,让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教学、育人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发现教师对博物馆的认知和使用博物馆资源的能力非常关键。


博物馆为教师提供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开展馆校合作的方式包括:学校预约参观,馆方提供定制路线讲解;馆方提供现有教学内容,由展教人员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馆方提供辅助材料,以学校教师为主开展教育活动;馆方走进学校开展等。从辐射面看,限于馆方展教人员数量,博物馆接待学生的能力有限。而从内容上,博物馆以展厅、展品或主题为单位,从馆藏展品出发设计活动,通常是通识类内容,较难提供针对学校具体教学问题的内容。

学校在主动利用博物馆资源时,往往带有自身的个性化目的。比如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研学活动或者作为某个具体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等。这就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在调研学校中发现,有这方面需求的教师通常有探索博物馆资源服务于课堂的意愿,但对在博物馆中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有所顾虑,信心不足。这主要源于博物馆内涉及的知识领域众多且专业。教师虽然对教材、课堂驾轻就熟,但要把博物馆的藏品、展品资源有机融合,则有较大难度。即使是形式最为简单的博物馆参观,如果想让学生不走马观花有所收获,教师也需要在前期做很多功课,才能保证学生走进博物馆后有条不紊,有所取舍,重点学习。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中很少为教师提供非正式环境中开展教学的指导和培训。博物馆如能在这方面提供相关资源会实质性地提升馆校结合品质。欧美博物馆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些做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国内亦有部分博物馆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