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馆校合作:构建科技教育共同体

李秀菊/中国科普研究所

2021-04/总第301期

阅读数1

进入21世纪以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博物馆作为校外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培育青少年的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效果。馆校合作是充分发挥科技类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模式。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场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这一文件成为推动馆校合作发展的加速器。


馆校合作及其重要意义

馆校合作,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简称。从场馆的角度,馆校合作是促进场馆教育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方式;从学校的角度,馆校合作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真实可见的教育资源,以及情境式、体验式的学习场景;二者通过合作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对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谁是主体的问题,不同学者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博物馆相对学校的正规教育来说是重要的补充,是学习内容的补充,是教学资源的补充,是科学探究空间上的补充等,这些学者一般将博物馆定位为学校正规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把博物馆开发的课程或者活动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补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博物馆中的学习对青少年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效果,有主体地位,并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学校教育和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校外教育共同构成培育青少年的整体。

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教学不能局限在科学教室和实验室中,广阔的天地,比如各类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都是开展科学教学的场所。科学的学习是连续的,在科学课结束之后,在学校之外,学习仍然在延续,科技类博物馆中各类真实可见的展品、藏品,以及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同伴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博物馆中科学教师的互动,都能在学生科学学习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国内外馆校合作的主要模式

英美等博物馆教育历史悠久的国家均非常重视馆校合作。美国博物馆协会1992年出版的《卓越与平等》一书中指出:超过半数的博物馆提供到校教学、教材外借等导览服务,并且到博物馆中参观学习的中小学生是普通公众的2倍以上。在1992年的美国博物馆协会年会中明确指出:博物馆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服务,以促进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良好伙伴关系。英国1988年制定的《国家课程》中也明确指出博物馆教育可以与学校的课程建立连接。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