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专题]如何指导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郑 敏 曹 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张平柯/长沙师范学院

2021-02/总第299期

阅读数7

中小学科学教师在肩负中小学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组织和指导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任务。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我国未来的科技竞争力。快速提升新入职科学教师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水平,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新时代国际竞争的特点

当今集中在太空、能源、通信、军事、分子生物等领域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其本质上都是国家间高科技水平的竞争。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竞争实力、军事竞争实力等硬实力,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创新性人才的特质

创新性人才拥有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使人长久保持创新欲望的个性品质,其具体表现为:具有兴趣广泛、强烈的好奇心、善于独立思考、自信心强、有决心有毅力、态度直率而坦白、敢于冒险、富于幻想等特质。创新性人才的思维方式以创新思维为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能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创造出新事物[1]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表明:从1年级至8年级,我国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持续下降,8年级学生创新素质的大部分方面都不如4年级学生[2]。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黄金阶段,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连续过程完成,需要贯穿人生全部教育阶段,其中小学和初中阶段尤为重要。

孩子们只有从小就像科学家一样参与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活动,通过“真刀真枪做科学”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形成创新人格,具备创新思维,为之后创新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课程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关系

科学课程提倡以探究活动作为主要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科学课程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不足以全面完成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任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由于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时空自由性等特点,在培养青少年主动学习意识,提升青少年创新精神与能力,提高青少年综合应用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青少年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丰富科学情感,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方面恰恰都是形成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养成是长期连续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内化也需要不断积累和强化。小学科学课每周只有1到2节,这对形成科学探究习惯、培育创新人格、形成创新思维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为孩子科学学习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此外,科学课程所设计的活动必须考虑普适性,必须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接受的,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也必须是比较普遍易得的。而科技活动由于其对象的灵活性,完全可以根据活动小组学生的实际能力、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设计和选择活动内容,使活动更具针对性,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培养科技精英的苗子都很有意义。


中国科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专属文章,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