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中国科技教育史话]丁颖

王渝生

2020-11/总第296期

阅读数1

202010wys1-1.jpg

丁颖(1888.11.25—1964.10.14)


笃学明德 躬行践履 建业自强 求精图新 中国稻作之父

矢志报国 敬业奉献 追求卓越 争创一流 弘扬丁颖精神


  

丁颖(1888.11.25—1964.10.14),字君颖,号竹铭,广东高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农业高等教育先驱。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院长。丁颖一生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余年,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202010wys1-2.jpg

丁颖纪念邮票(中国人民邮政,1990年)


1888年11月25日,丁颖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县(现高州县)谢鸡镇石塘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06年,丁颖自私塾童蒙书馆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入学后,他参加了“新高学社”,曾不时议论时政,立志“科学救国”。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丁颖从小目睹了封建时代中国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辛苦,为了振兴中国农业,他敞开心胸对朋友说:“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到日本去留学。”众人纷纷劝阻“学农又苦又累,一辈子穷,有何出路?”“上粪种地,愚不可及,何须东渡留洋?”

丁颖不为所动,三渡扶桑,后来成为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唯一攻读农科稻作的中国留学生。1924年学成归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稻作试验总场主任、农学院院长,时年36岁。他给自己约法三章:一不涉足官场,二不累积财产,三只当好教授。当时省政府先后两次请他当农业厅厅长,都被他拒绝。

1927年,丁颖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积蓄补充经费之匮乏,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中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育种场。随后又用“卖青草”预售良种等办法解决经费困难,先后又增设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虎门(沙田)、东江(梅州市梅县区)、北江(韶关市曲江区)等试验分场,旨在选育优良稻种,改进栽培技术,对发展华南粮食生产作出贡献。

1938年,日军侵入广州,中山大学西迁云南,丁颖冒着生命危险抢运稻种和甘薯苗。他把500多个品系的甘薯苗收起,把400多个水稻品种包装好,乘最后一班船撤退。前往云南途中,他还亲自安排好在罗定县种下甘薯苗,在信宜县种下水稻品种。1940年,学校在粤北坪石,又面临日本军队沿铁路的入侵,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书籍、资料、稻种的安全。在离开前,他先把资料书籍分散藏到农民家,又到乳源品种繁育场转移水稻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校方酝酿再次迁校到海南岛时,丁颖为了维护教育事业和国家财产便毅然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护校行列,反对迁校,并不顾身家安危出面保释为此而被捕的同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丁颖受任命为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农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55年,66岁的丁颖以其在农学上的突出成就被选聘为首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在他6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68岁的丁颖出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兼华南农学院院长。

丁颖运用生态学观点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家品种系统选育及栽培技术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将中国稻作区域划分为地域分明、种性清楚的6个稻作带,并指出温度是决定稻作分布的最主要生态因子指标,对指导生产有重要作用,在国际上首次将野生稻抗御恶劣环境的种质转育到栽培稻种中,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选育水稻优良品种60多个,创立了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业界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202010wys1-3.jpg

丁颖在研究工作中


丁颖用自己的研究纠正了国际上认为籼稻产自印度、粳稻产自日本的历史谬误,提出了世界栽培稻起源于中国的观点,这是他为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历史和中国农业科学研究贡献的巨大的标志性成果。

202010wys1-4.jpg

丁颖(左三)与卢永根(左四)等师生一起在引黄灌区考察水稻生产(1963年)


丁颖一生撰写了140多篇水稻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已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丁颖稻作论文选集》,其中《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反应特性的研究》《水稻分蘖、幼穗发育的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丁颖办农业教育,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不同层次的教师和科技人才。他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任人唯贤。“学农,爱农,务农”是丁颖经常对师生进行教育的一句名言,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他勉励学生说:“学农业科学的人,一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业生产,有了‘爱’的热情,当然抱有奋斗精神,能够为事业牺牲目前的个人利益,而献身于长远的农民群众利益,同时也就能够刻苦耐劳,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他的言传身教,对青年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深入基层、艰苦朴素、踏实工作的作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丁老可谓“桃李满天下,名流遍农界”,他的得意门生,著名遗传学家、布衣教授,2017年感动中国的卢永根(1930—2019)院士就是杰出的代表。

到了晚年,为了推进北方稻作区的农业,丁颖于1963年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到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1964年,76岁再赴山东考察盐碱地的稻作生产,忍受疾病作完考察报告,由组织护送返京。住院20天后,于1964年10月14日病逝于北京。

2004年,丁颖逝世40周年,华南农大95周年校庆,经过全校各方面反复酝酿、反复讨论,概括了“丁颖精神”的内涵:“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

202010wys1-5.jpg

丁颖铜像(华南农业大学,1988年)


2019年,为迎接华南农业大学110周年华诞,提高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学校再次面向校内外征集新时代“丁颖精神”的表述语,最后确定为“矢志报国,敬业奉献,追求卓越,争创一流”。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