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追踪]“十佳校”:重构课程,凸现科技创造特色,实现教育的再创造——上海市向明中学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供稿

2019-12/总第285期

阅读数1

“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重要奖项,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勇于创新并有突出成绩的中小学校。奖项自2010年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始设立以来,全国每年有10所中小学校获奖,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期间颁奖。这些获奖学校的创新实践经验,为促进各地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期介绍的是2018年荣获此奖的上海市向明中学。

微信图片_20191212101942.jpg

上海市向明中学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由清末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于1902年创建。学校地处市商业旅游文化中心城区,享有得天独厚优越的经济人文资源和环境,具有一流的各类教育教学设施。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确立了“坚持全面发展,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创造才能,造就四有人才”的办学思想。90年代中,学校确立了“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的办学理念。进入21世纪,学校又提出了“学会创造,追求梦想,让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思想活跃,勇于挑战,宽容失败,梦想成真”的发展理念。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基础+特长→创造”的向明创造教育的办学特色。

创新引领,成绩斐然,显百年名校风范

科技创新教育是向明创造教育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初步理念,在课堂外大力推广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的“三小”活动;90年代,学校对创造教育的理念进行了调整巩固,创建初高中实验班;世纪之交,学校在课堂内外全面推进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活动能力;2006年开始,学校的创造教育进入了再深化探索和高位发展的时期,学校架构以创造性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框架,营造学校创造文化。

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空间、创新实践的空间和研究交流的空间,从而让每一位向明学子拥有拓展志趣、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校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天地。

多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及比赛,如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评比、国际创新发明展、I-SWEEEP竞赛,以及机器人VEX全国、亚太、国际大赛等,并多次斩获大奖。向明中学也由此获得了诸多权威机构的肯定,先后被评为“世界青少年创新发明基地”“中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示范基地”“宋庆龄科技发明示范学校”等。

更新理念,提升科技教育内涵

创造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目标

近年来,学校根据教育部、市教委相关要求,进行全新的课程改革,力图打破高中办学同质化的僵局,提出了创造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目标:①改革长期以来高中办学以高考应试为第一目标的办学机制和课程设置模式,建立起以人的科学发展为根本要素的学校办学机制和课程框架;②打破知识传授型的、高分低能的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进入“志趣—志向”发展的培养机制,在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发掘未来大师级精英人才。

新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国家要求人才为依据,以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为基本点,以引导学生兴趣为切入口,搭建学生“兴趣—志趣—志向”发展平台,采取个别化适应性教育方式和全方位多层次自主选课模式,组合成学生学习模块组,充分实现弘扬学生个性特长,体现创造教育办学特色和符合STS思想的课程框架。

在这一改革思路下,向明中学课程设置分为3大类8个模块。3大类包括认识性基础类课程、拓展性研究类课程和体验性实践类课程;8个模块包含学科基础课程、创造教育核心课程、学科拓展提高课程、创造研究课程、国际教育课程、社会体验课程、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和自育修身课程。

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实施,给沉闷传统的高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学校提出了“(3+3)+1+X”的学生发展要求,其中“3+3”是顺应高考新要求,“1”指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X”代表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希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空中,充分发挥个性特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依据选课学习模式,构建学生学习发展模式,组成一张个性化学习课表。

全面渗透,拓展科技教育时空

学校的科技创造教育融合了绿色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心理教育,体现了STS思想。除了常规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每个向明学生必备的素养,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探究的行为和习惯,具备科学探究的态度和精神。这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使他们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拓展课中,为学生开发设计了一些适合中学生学习水平的科学系列课程,如“拯救我们自己的工程——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改变人类生活的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与环境保护”“机器人建模与控制”“趣味化学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等选修课拓展课程。

学生主动实践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鼓励学生在研究型课程中开展科学问题的研究,在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例如《城市新型垃圾站的设计》《关于高中阶段化学课程学生实验产生污染的研究》《一种基于动态加密口令与蓝牙通讯的新型智能光学验证系统》等。

规范引导,探索科技创新培养模式

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有目标,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学校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向明特色的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第1步,在高一新生中建立个人发展意向档案,了解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向各学科、科技辅导教师推荐;第2步,在定向培养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进行更专项的培养和锻炼,承担课题;第3步,组织佼佼者走出校园,展示自我,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参加科技竞赛等活动。

向明中学在高一年级就开设自创性课题研究课程,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以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本方式,着眼于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促进学习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学生研究课题或问题确立后,为了规范和引导学生有序研究,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阅读指导和讨论、课题可行性分析、课题初步设计等培训,督促学生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填写《向明中学学生自创性课题研究手册》,全程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中,除有相应的论文、作品之外,学生还要总结研究过程和体会,参加课题中期和结题答辩。答辩结束,选择比较好的研究课题,加以宣传,实现成果共享。

未来,向明中学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教育理念,强化科技教育管理,落实科技教育工作细节,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奋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明天会做得更好,创造教育理念一定会由理念成为行为,成为法则。

“向明中学是一所以创造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学校,从80年代开始在历届校领导及一批科技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以‘基础+特长→创造’的育人模式,着力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创造教育的载体,获得了‘世界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的荣誉称号。近年,学校又提出‘传承底蕴,和谐发展,追求梦想,创建一流’的新目标,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构建多元课程模式,将科技创新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框架,以引导学生兴趣为切入口,搭建学生‘兴趣—志趣—志向’发展平台。充分营造创造文化,弘扬学生个性特长,引领学生登上国际创新教育的平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