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机电话:010-64522026   编辑部:010-62178764   邮发代码:82-418   刊号:ISSN1671-4350   定价:16.00

通过6种策略围绕科学概念展开教学——以“蚂蚁”一课为例

张 莹/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

2018-06/总第267期

阅读数0

微信图片_20181225090053.png

“蚂蚁”一课指向课标中的重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围绕主要概念的学习内容是: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其中低年级的学习目标是:

●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说出动物的某个共同特征;

●举例说出动物可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学生的已有认知进行了调查,从而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能说出蚂蚁的基本特征;学生能从整体到局部有序地、仔细地观察蚂蚁并画出其外部形态,能简单描述蚂蚁的运动,并与身体的运动部位联系起来;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真、细致,能够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且乐于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和交流。

学生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呢?我主要采取以下6种策略。

17-b1.jpg

微信图片_20180706170201.png

了解学生已有概念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感知科学概念。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

因为前测题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已知的方式,所以我先对学生的已有认识做了前测,请2个班64名学生把印象中的蚂蚁画出来。

通过分析前测结果,我发现学生对蚂蚁的整体形态有大概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是不完整的、无序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蚂蚁的外部形态,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认知。

巧妙调动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或是在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产生的“不协调”。在“蚂蚁”一课中,出示学生画的3种不同的蚂蚁(图4—6)简单分析一下不同之处,问学生:“蚂蚁可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样子吗?蚂蚁到底长什么样?”这样以学生的不同认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又精心设计了4个教学活动:看蚂蚁、画蚂蚁、演蚂蚁、比蚂蚁。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意识到已有知识与观察到的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自我调控学习。    

微信图片_201807061702011.png

仔细观察,收集证据

在“看蚂蚁”环节中,先让学生从整体观察蚂蚁,学生会发现蚂蚁分为3部分,但一致认为是:头、躯干、尾。教师适时地加以纠正。接下来引导学生按照从头到腹的顺序有序观察蚂蚁局部。学生会观察到:蚂蚁的头部有1对触角、1对眼睛分布在两侧、1对有锯齿的上颚,胸部有3对足,腹部有3节并有白色的体毛。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头到尾的科学观察方法,使学生对蚂蚁身体外部形态有了准确的认识。

微信图片_201807061702012.png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概念的抽象、概括、形成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经过一系列反复的过程,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科学概念。为此,“画蚂蚁”活动让学生把观察到的蚂蚁样子在前测记录单的右边如实画下来(如图7、图8),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记录方法。这也是进一步概括形成概念的手段,学生通过观察、整理形成科学概念。通过看蚂蚁、画蚂蚁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证据,“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

引导学生思维抽象概括

第3个活动“演蚂蚁”。在观察蚂蚁运动的时候,尽管学生观察得很仔细,但是蚂蚁爬行的速度太快,学生看不清楚蚂蚁的运动方式,教师又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软件慢放蚂蚁的运动,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蚂蚁运动时各足之间的配合。然后,5人为1组,合作表演蚂蚁的运动。1个学生在前面当蚂蚁的头,伸出2只胳膊当蚂蚁头上的触角。3个人组成蚂蚁的胸部,当时教师特别奇怪为什么要3个人,学生很快解释到因为蚂蚁有3对足啊!还有1个人蜷缩在最后代表蚂蚁的腹部。蚂蚁运动时,一侧前足和后足,以及另一侧的中足,3只足形成三角形一起向前爬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现,如果脚充当蚂蚁的足,那么就会看不清楚下面脚的运动配合,于是他们更换方案,用手当蚂蚁的足。这组同学表演完后说道:“老师我终于知道蚂蚁的足为什么是呈三角形向前运动了,因为它要保持平衡。”此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抽象概括出了蚂蚁的显著特征,为建构昆虫的主要特征留下了感性的认识。

image017.jpg

不同中有相同

概念从实践中产生,也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为此教师创设了第4个活动“比蚂蚁”,使学生深化理解和提升所学到的科学概念。教师出示4种不同蚂蚁的图片,学生运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头到腹的顺序,对比观察,发现蚂蚁的颜色、头的形状、胸部大小、腹部节数等方面的不同,还发现了不同种类的蚂蚁颜色不尽相同,但是都有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头的两侧有1对眼睛,胸部有3对足,腹部是大大的椭圆形。本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蚂蚁的共同特征,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这一内容,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中年级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打下了基础。

迁移运用

迁移是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基本环节,不仅注重学习的实质,并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我检测概念学习质量,学会自我判断是否理解、如何修正完善所学的概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原认知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学生概念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给蚂蚁“找朋友”的活动。教师向学生出示蝴蝶、兔子、螳螂、七星瓢虫、蝗虫、蛇等动物的图片,并提问:“这里面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学生通过观察把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的小动物分为一类。本环节使学生主动、恰当地提取并灵活运用蚂蚁的外部形态显著特征,培养了学生运用新概念的能力,同时为他们认识昆虫的显著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习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在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己的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蚂蚁”一课教师关注学生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又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真正形成科学概念。


以下平台可使用同一账号密码登录,点击开始同步密码

确认